Friday, December 15, 2017

Can earthquakes be predicted?


網誌地震可否預測?

    十三年前本月的南亞大地震,引發的海嘯奪去廿多萬人的生命。當時有報導說,斯里蘭卡岸邊的大象於災難發生前好像早有預感,自行跑上高地,避過一劫。往後又有有關研究的報導,蓄養及一觀察雞狗等動物的異常行為,或監測地磁變化,或觀察天空雲狀,不一而足,以祈能預測地震/海嘯。

     不少人都提出過,究竟地震能否預測?

     以上傳媒的報導,最大的漏洞是報「喜」不報憂。事緣大象跑上山,然後出現海嘯,因果關係極大。然而,傳媒不能報,亦不會報的,是大象跑上山,但海嘯沒出現的事例。後者情況出現的次數,其實一定比前者多許多。否則,如果兩者出現次數均等,已是一個不錯的地震/海嘯預測手段了。

     2008年汶川大地震,死亡人數六萬多。大範圍看,它是印度版塊每年向北朝喜馬拉雅山方向移動5厘米的結果,地殼愈是被擠壓,地震只會繼續活躍。2011年土耳其地震,六百多人死亡,歷來震央有自東至西的趨勢,人們擔心首都安哥拉何時會受災。日本著名的1923年關東大地震,死亡人數超過十萬。事隔差不多一百年,期間人口和基建的增加,不時有討論大災難何時再來。


經過過去數十年的研究,最新的科學想法是要預測地震,難度依然極大。著實,地震預測要生正面作用,不僅要地點準確,而時間上亦要準確,而準確度最少須以日計,例如:下星期的後期會有強度地震,之類之類。否則,要不少市民撤離而無地震,或回家後才有地震,或地震烈度不達到預期,都會惹民憤。

事實上,預測地震,準確度不僅不能以日計,以月計也不行,目前能做到的只是計算風險。例如,同一面積基礎上,基於地震歷史和科學分析,東京地區大地震的風險(或或然率)會較香港大除此之外,當局能做的只是:平時致力教育、培訓和演習,地震發生時則發出「速報」。速報就是,地震發生後,將全球地震測量網絡估算出來的震央位置及地震強度,於短時間(最快是數秒) 透過手機及互聯網將資料發放,務求人們即時反應以減低傷亡(如關掉煤氣管、在桌下或進洗手間等)

以下是天文台近日發出強度6級或以上的地震速報一例:

香港天文台地震速報 M6.0+‏

@HKOEARTHQUAKE6C

 12m

12 minutes ago

More

地震: 2017-12-12 16:43HKT 6.3 [北緯30.7,東經57.2] 伊朗北部和中部

 http://openstreetmap.org/?mlat=30.7&mlon=57.2 …

地震令人傷亡的原因,主要不在震動本身,而在它引致的:海嘯、房屋基建倒塌、燃氣或易燃物引起的大火。近年發達國家抗震的措施,包括了:建造/加固/加高防波堤,加強房屋基建的建造規劃,增補民防部隊的培訓和演練,增加救災醫療設施等。這些都與地震預測無關。

總言之,蓄養動物以達到抗震的目的,作用是零。



16-12-2017

〔作者保留版權〕

參考’Earthquake prediction’, Wikipedia.

Thursday, August 31, 2017

Kids' questions answered


網誌答小朋友問

上月下旬,先後受兩熱帶氣旋襲擊。其中「天鴿亅的破壞尤其厲害,最近距離六十公里是香港的大幸,但正面吹襲澳門卻是後者的不幸。澳門發出風球比較香港延遲了約兩小時,因為相對香港,澳門是在風暴的下游。我的前任和一些傳媒評論者亦已指出,澳門遇上的災難與氣象警報延遲無直接關係。發出高風球未幾已出現的水浸、停電,斷不會因多了區區兩小時而情況有所改觀。一字記之若「人」。澳門是我出生地,感同身受,有機會再談。

言歸正傳。小朋友有時提出的問題,十分簡單,大人卻未必能即時回答以下是幾個例子。

1) 為什麼月亮會跟著我們走?

2) 為什麼晚上走路時,影子會時大時小?

3) 為什麼海浪與海岸線是平行,而不是垂直的?

4) 為什麼濕泥比乾泥較深色?

嘗試作答,不過要先清楚,是目前的解釋,因為科學不斷發展,將來不定有不同的解釋。

1)   為什麼月亮會跟著我們走?

我們晚上走路或坐車,看見身旁的街燈、樹木會不斷的往後走 ,天上的月亮則一動不動,跟著我們走。可以用我們與物件之間的角度來解釋 (即我們與物件之間的直線與地平線形成的角度) 。隨著身旁的街燈、樹木往後走,角度由大變小。但月亮距離我們十分遠,與我們之間的角度基本上不變,便有了跟著我們走的印象。

2)   為什麼晚上走路時,影子會時大時小

有街燈的地方便有影子。走路時,我們與街燈之間的角度會不斷變化,而光線是走直線的,所以影子變得時大時小。早於中國戰國時代墨子談到光線成像時 : 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於上首蔽上光故成景於下。」 意思是光線射在人身上源自發光體向四面發射由下方射出的光成像於上上方則反在下用頭或分別掩蔽光源效果相同

3) 為什麼海浪與沙灘是平行,而不是垂直的?


海水未到沙灘之前,先要通過海灣入口。海灣入口處,近岸的水淺,離岸的水深。水淺意味著貼近海底,海水遇到的阻力 (與海底之間的摩擦力) 大,水流於是慢了下來。水深的地方則相反,遇上的阻力較小,水流得較快。所以,儘管海浪未進入海灣口前,相對於沙灘是垂直的,離海灣口較遠的水會比較近的水跑得快,終會趕上(好像儀仗隊拐彎,外面的比面的走得快)海浪於是由垂直變為平行。(其實,日久有功,海水沖擊與海灣及沙灘的形成,有莫大關係,是因也是果。)

4) 為什麼濕泥比乾泥較深色?

水是沒有顏色和透明的所以為何濕泥比乾泥較為深色?是不是因為水比空氣吸收較多光線沒這麼簡單。看下圖,你能分辨那一個水桶是空的,那一個水桶是有水的嗎?



沒錯,濕泥看來較為深色是因為從裡面散發出來的光不多但為何如此?其實光的明暗,要看光線照射在沙粒上時引起的方向變化

在水裡的泥沙光的方向變動比在空氣小下圖解釋濕泥與乾泥的分別:

可以看到光要從濕泥裡走出來要走較長的路路徑愈長光被吸收的機會便愈大因此濕泥較乾泥深色

最後,給大家一個刁鑽、也是小孩提出的問題:為何浪花是白色,而不是海水的顏色?



1-9-2017

〔作者保留版權〕


參考:問題(4) 取材自香港天文台教育資源網頁,當年我寫的一篇短文。蒙天文台批准,複製了三張圖/照片,特此鳴謝。

Monday, July 24, 2017

Day and night


網誌日與夜

    從父母親住處搬了三十多張黑膠唱片回家。它們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父親買來的,有古典、爵士、及當時流行的舒閒音樂,陪伴我青少年期間不知多少個早上、下午、傍晚。

「日」


這是唱片其中的一個封面,是貝多芬第五交響樂。樂曲的開始大家都耳熟能詳,就是 dit-dit-dit-dah,就像不認命的人不斷敲打大門,詰問上天,故此樂曲又名為「命運」交響樂。它的另一名字則較少人知:「勝利」交響樂 (‘Victory’)。二戰時英國廣播公司向歐洲的廣播,以鼓聲奏出這四個音符作為前奏。戰後,常見的 V字手勢代表了勝利,也是現今流行的拍照手勢。貝多芬第五剛好有兩處巧合:「五」的羅馬數字是 V;而電報用的英文字母電碼中,V 恰巧就是三短一長。

封面上的大理石像,傅雷 (1908-66) 在他的<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中解說得很詳細。石像位於翡冷翠(佛羅倫斯) 的聖洛朗查教堂(San Lorenzo) 內、麥迪其 (Medici) 家族其中一人的墳墓上。墳墓紀念的君主 Giuliano di Lorenzo de’ Medici,相比家族其他成員並不顯赫。倒是石像的彫刻家,是眾所週知的米開蘭基羅(Michaelangelo, 1475-1564) ,令該教堂成為萬人景仰的熱點。

「日」在右,「夜」在左,中為「力行者」。擇自羅曼.羅蘭之作,傅雷深受其影響


石像代表「日」,旁邊另一石像代表「夜」。它們上面有一坐著的「力行者」像,顯示了逝者生前的性格。然而,相比下,它腳下的「日」與「夜」更令人細味。

「日」與「夜」兩座人像,傾斜倚臥著,仿佛要墮下。「日」看似剛醒來,像仍未從噩夢恢復過來,顯得煩躁。「夜」則低頭垂向胸前,思緒迷矇。「日」是背向的,「夜」是正面的,作為對照。他們雙腿的姿勢,卻是對稱的。這使兩蹲隔離的人像,有了呼應,有了張力。

再看,「日」的身體更為彎折,肌肉更為繃緊,是鬥爭,是精神的顫動。

仿佛說出了米開蘭基羅的一句:"睡眠是甜蜜的,成了頑石更是幸福,只要世上還有羞恥與罪惡的時候。不見不聞,無知無覺,便是我最大的福祉;不要來驚醒我!"



24-7-2017

〔作者保留版權〕

Thursday, June 22, 2017

How much we know about the Earth?


網誌天高地厚

    傳媒引述,基本法研究中心主席兼政協委員上月於電台節目中表示,現時高鐵西九總站是在地底有四層,港府已預設整個西九地底都是屬於香港,但他指地底和領空並不屬於特別行政區行政區域範圍,又指「地球係圓嘅,地底去到邊度屬於你?」他認為高鐵隧道和西九站月台應歸地管轄,上一層才歸香港管轄。這說法廣受批評,因為許多人已指出這豈不是意味所有建築物地下層、地鐵地下設施等均歸地管轄?

不過今天不是管轄問題,已是談談究竟我們對地底認識有多少。

大抵受科幻電影「地心探險記」影響,不少人以為可以不花多少資源便可到達地球深處。查實,我們對地殼(地球面層)鑽探,最深只是12公里。相比之下,已知地殼(陸地下面)厚度為3050公里,到達地殼底部還有一段距離。而地殼底部溫度達到200400攝氏度,人類根本扺受不了。

相比整個地球,我們現時的12公里探索極限更形渺小,僅是地球半徑(6,370公里﹚的0.2%。以一張紙的長度比喻地球半徑,人類能夠觸及的僅是半毫米 (millimeter)。換言之,只是搔及皮毛。對許多人來說,地球看來似平的多於是似圓的。

既然只能探索到地下12公里,那麼我們怎會知道以上這一切?地球有多大,早在西元前240年,一位希臘人、名叫艾拉托色尼(Eratosthenes)的天才,根據兩個不同地方太陽的影子,基本上準確估算了地球的半徑大小。

那麼,地球中心是什麼我們如何得知?

那要靠另一位天才 - 英國的物理學家卡文迪許(Henry Cavendish, 1731-1810) 。他在1799為地球秤重」,知道地球的平均密度大約是水的5.5但地面上的岩石實在輕得多,密度低很多例如花崗岩密度僅是水的2.7因此可以準確推論若要平均密度符合觀測地球內部某些部分的密度必定很高 

至於地球的內部,詳細情況主要是從地震波間接導出地球可分成約六層如圖


(鳴謝:香港天文台)



我們現在知道地球有一個核心離地面2,890公里(約半路中途)開始核心有兩層分為外地核和內地核。外地核是熔化了的鐵,  內地核是固體有如月球般大小由鐵和小量鎳組成,溫度達到5400

所以談歸屬管轄問題,極其量也只能說到地心,因地球另一端是美洲。而地心的五千多度,跟太陽表面溫度相去不遠。從香港經地底「踩過界」,到地球另一端,看來難度極高。



22-6-2017

〔作者保留版權〕

註:網誌每月發表約兩篇,發放時會透過「面書」通知。有興趣者可在面書找尋 李本瀅 或 Lee Boon Ying 邀約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