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anuary 10, 2022

Mishima

 

網誌:三島由紀夫

     (小心:含劇透)

     電影<三島由紀夫:最後思辯>是紀錄片剪輯而成。事緣1960年代學生運動方興未艾,1969年左翼學生佔據了校園,邀請了知名的三島在園會堂裡與學生及社運成員辯論。

     提及三島,會令人記起自衛隊、武士道、愛國主義、右派思想。

左、右碰頭,自然會以為出現火花、衝突。學生們頂多廿來,三島那時已四十多,兼數次提名諾貝爾文學獎,人們自然會以為是「老父教子」,挾君臨天下之勢。


然而,電影卻逐漸揭露,三島是帶著哲學思辯心態而來,有條不紊地闡述他的考量。每遇到學生方面的駁斥,他無慍色,並處之泰然。他好像是從已有的經歷而悟出了道理,他來的目的不是求輸贏爭朝夕,而是希望雙方能找出共通之處。

期間更出現了一幕,就是思想偏激的藝術家在台上辯論,手中還抱著嬰孩。至此,過程便出現一個新角度。試想,本來是一對怨偶針鋒相對,現在有孩子夾在其中,態度氣氛自然都會不一樣了。

加上三島就是有那種胸襟,每每遇上相持不下,可以退半步,並作出幽默的回應。

由於種種偶然事情況的出現,辯論的氣氛雖然不無緊張,自始至終卻無暴力,而是具質素的對談。

既然一方左派,另一方右派,雙方價觀自然是天壤之別。那麼,為何要找共通之處?共通之處又是什麼?找共通處是任何理性討論的開始,找不到的話討論就無從談起。例如,辯論中提及「天皇」,就先要搞清楚大家的理解是否一致,無論這牽涉的是實體的天皇,抑或是天皇的象征或符號。那麼,共通之處有嗎?答案是肯定的 --- 例如對手,雙方均有共同「敵人」,就是官僚與財閥。

辯論中對天皇著墨不少,令人聯想到軍國主義。然而,大家都知道日本在戰時犯下的滔天大罪。辯論便因而闡釋了部分日本人之所以仍然需要天皇,是因為戰後日美安保條約的出現,國不再是以前的國,眾人須面對刻下的身分危機。

於是,評價這次辯論便有這樣的總結:熱誠、文字、尊重。自始至終千多在場學生全神貫注,時而屏息聆聽,時而慷慨激昂,與三島的互動十分熱切。辯論中對文字的執著,令人歎為觀止。電影中有評論,那是文字仍有影響力的時代 --- 自此之後,再有沒有對文字如斯嚴謹的對待? 文字之美還在嗎?雙方的互相尊重,更見令人動容,面對僅廿的學生,三島本來可以捉著他們的大小錯處,即時窮追猛打,便可輕易奪得高地。然而,他不慍不火,耐心地出自己觀點,雙方始終沒有下不了台。

如果要舉一個例,公民社會就是這樣。

及後,三島心知路走下去必然與權力發生衝突,必然是違法,結局就只有一途。就是一年多後的事件,三島死時45

 

11-1-2022

[致讀者:本網誌發稿一直是每月兩篇。由於未來可能於另一平台發表隨筆,本網誌的文章將會減少。如有新消息,當會通知大家。感謝各位一直以來的支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